鸿济医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在黄志强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上发言

发布时间:2021年12月31日 10:53   浏览次数: 1,434 次

 

冯晓彬理事长在黄志强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上发言

2021年12月31日,“黄志强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暨学术思想研讨会”通过网络会议形式召开。

本次会议在全国特别设置7个分会场,邀请多位院士、专家代表、黄志强院士学生代表及亲属参加,忆大师风采,续崇敬之情,扬外科之光。会议直播期间全国各地专家同道,黄志强院士的学生、后辈,以及众多患者进入直播间深切缅怀黄志强院士,向黄志强院士献花、致敬。

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院士开场致辞,深切回顾黄志强院士的传奇一生,立志接棒肝胆外科发展重担,激励我辈自强不息。赵玉沛院士、郑树森院士、王学浩院士、陈孝平院士、樊嘉院士、窦科峰院士分别致辞,纪念黄志强院士诞辰100周年,缅怀他为中国医学事业作出的历史贡献,追思学习志强精神和高尚品格,激励医学同道为健康中国事业不懈奋斗。

海南鸿济医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冯晓彬教授在会议上发言,作为后辈医者共同缅怀医学宗师,铭记时代楷模,致敬不朽丰碑,弘扬志强精神,传承志强思想,赓续志强荣光,振兴外科发展。

以下是冯晓彬理事长发言全文:

尊敬的各位院士,各位前辈,各位同道,大家上午好,非常激动能有这个珍贵的机会。我大学本科是三医大92级,1997年毕业以后就加入了西南肝胆,属于黄老的徒孙辈的后人。我绝对是时代的幸运儿,因为在读书的时候,在学生的心中和口中,西南医院是当地最好的医院,西南医院肝胆是西南医院最好的科室,那正是黄志强院士亲自创立的全中国和全世界首个独立的肝胆专科。西南肝胆是那个时代外科人以及医学生心目中的圣地麦加。现在回望过去,自己能够有幸在那里学习,在那里工作,在那里生活,在那里成长,那段时光,那段岁月,将是我一生的骄傲与荣光!

虽然在我进入西南医院工作的时候,黄老已经离开了重庆来到了北京,但是我们一直坚持在黄老开辟的道路上躬耕不辍、孜孜前行。我想说,敬爱的黄老,我们走过并且正走着您走过的路,这是我们后辈向您时空追随,这是与你的精神重逢。

大师已去,精神永恒,黄老的思想光芒无时无刻不在照亮和开示着我们奋进的方向。其中令我记忆尤深,也是今天大会专家反复提起的是,2010年2月,黄老在为我们《中华消化外科杂志》题词的时候写到,“事实是临床研究的出发点”,他是在教导我们所有的研究一定要从临床问题出发。董家鸿院士带领我们团队完美传承了上述精神,始终要求学生开展课题的时候,无论是临床研究还是科研转化研究,一定能够切实解决临床的问题,这是一条准则,否则这就不是一个好的研究,就不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。

时至今日,从高滩岩来到天通苑,再走进清华园,一路走来,这种观念一直在得到贯彻和坚持,并且进一步将其演变和升华,也就是近年来董院士在清华提出的“CDR模式(Clinical Driven Research)”,也就是临床问题导向的科学研究。在今年12月24日,也就是在清华大学主楼,也就是在这间报告厅,举行了包括清华大学领导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位副主任、医学部主任和全体处长参加的“临床问题驱动的基础与转化研究座谈会”,这是一次自然基金委成立以来,史无前例的高端闭门会,与会的院士专家领导们高度一致认为临床问题驱动、临床需求导向,应该也必将成为我们国家今后鼓励和倡导的医学研究范式。

最后,我想说敬爱的黄老,我们一定会在您指引的方向和道路上不断开拓创新,勇往直前,在董家鸿院士的接力带领下,吾辈一定会矢志不渝传承和发扬黄志强思想光芒,致力于造福全人类的平安健康。

谢谢!

海南鸿济医学发展基金会
2021年12月31日